在江苏联第 8 轮 0-5 不敌盐城后,常州队以 1 平 7 负且未进 1 球的战绩继续垫底苏超积分榜。但这座城市没有放弃,更没有苛责 ——8 月 4 日,常州市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 “常州发布” 发布《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》,用滚烫的文字为球队注入力量:“每一位在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,都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英雄。”
八轮鏖战,常州队尚未收获 “梦寐以求的一球”,但场内外的故事早已超越胜负本身。高温下球员中暑呕吐后仍申请上场,大雨中守门员浑身泥泞却死守球门,这些画面让球迷在看台上举起 “城市英雄” 的横幅。这支由体育老师、银行柜员等业余球员组成的队伍,白天为生活奔波,夜晚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,用最朴素的热爱诠释着足球精神。
正如《致每一位喜爱常宝的球迷》中所言:“你们始终坚守赛场、冲锋在前,用信仰和坚持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。” 球迷的不离不弃同样令人动容:开小吃摊的大姐每场送两百份麻糕,中学生用零花钱购买球队周边,“恐龙方阵” 在暴雨中岿然不动的助威声浪,早已成为常州足球最温暖的注脚。
常州从未回避现实: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,足球人口、青训体系、场地设施等方面仍有巨大差距。但这座城市选择以 “链” 为擎,在《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中锚定未来 —— 到 2027 年,将新建改建 100 片足球场地,创建 150 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,培养 100 名持证教练,让足球真正扎根城市血脉。
“输球不输阵” 的智慧更体现在城市层面:端午节对扬州免门票、“恐龙十三妹” 文创热销、烧烤店借赛事实现千万级流量曝光…… 常州将赛场的失利转化为城市形象的传播契机,用 “会接梗、会自嘲” 的高情商打开破圈密码。正如《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》所说:“苏超的最大价值,在于点燃城市激情,凝聚市民认同。”
在公开信中,常州赛区组委会坦言战术磨合不足、关键球处理慌乱等问题,但更承诺将 “以每球必争的姿态全力以赴”。青训的根基正在夯实:三伏酷暑中,180 位孩子竞逐 49 个精英队席位,职业梯队教练全情投入指导,这些无关积分榜的努力,正在为常州足球埋下希望的种子。
“掉在水里不会淹死,待在水里才会。” 常州深知,足球的振兴需要时间和耐心。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密集训练,到社区联赛的蓬勃开展,从体教融合的 “慢火调试” 到产业生态的精心构建,这座城市正以 “功成不必在我” 的定力,一步步丈量着足球崛起的路径。正如球迷座谈会上一位代表哽咽所言:“我们不怕输,怕的是失去向上的勇气。”
当盐城的灯光熄灭在奥体中心,常州队的大巴上依然回荡着歌声。这支暂时垫底的队伍,早已用拼搏精神在城市记忆中刻下烙印。正如《致常州的绿茵追梦人》的结尾:“待千万微溪悄然汇聚,无数静功悄然叠加,那‘梦寐以求的一球’,如瓜熟蒂落,自会滚入网窝。”
常州足球的故事,是中国足球最真实的缩影 —— 它让我们看到,比胜负更重要的,是永不言弃的精神;比成绩更珍贵的,是一座城市对梦想的执着守护。当足球真正融入生活,成为连接市民情感的纽带,胜利或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。
金年会